会议回顾 | 暨南大学——德运康瑞单细胞及空间多组学联合研发中心学术研讨会

为了加速单细胞和空间新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系统生物医学系于10月20日下午举办了暨南大学——德运康瑞单细胞及空间多组学联合研发中心学术研讨会。罗钧洪教授邀请到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华侨大学柯荣秦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前沿的单细胞及空间组学新技术。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国兵教授,暨南大学病毒学专家高峰教授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神经研究院杨伟莉教授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同时到场的还有对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感兴趣的硕博士研究生。


会议开始,大会主持陈国兵院长宣布暨南大学——德运康瑞单细胞及空间多组学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将为暨南大学以及更多科研工作者提供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的单细胞空间组学服务,搭建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


微信图片_20231024105352.jpg

图一 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和暨南大学罗钧洪教授一起揭牌


随后,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作了单细胞及空间组学技术报告,报告介绍了杨教授团队在单细胞多组学测序、动态测序以及空间测序的成果。通过这些技术,杨教授及其团队希望帮助更多科学家构建全面、精准的单细胞图谱。


紧接着,华侨大学柯荣秦教授做了原位测序技术的开发及其在组织微环境解析中的应用报告,引起场下教授和学生的热烈反响,问询柯教授是否可以通过原位测序解决其面临的生物学问题。柯教授进行了深刻学术探讨,为其提供可行的解决思路。


一番技术交流后,第三位演讲者暨南大学罗钧洪教授做了单细胞组学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报告,报告很详细讲解了单细胞组学相关数据的分析应用场景,为在座的不了解生信分析的师生做了详细的科普讲解。


最后,德运康瑞李嘉成总经理就暨南大学——德运康瑞单细胞及空间多组学联合研发中心(后简称研发中心)运营模式进行了演讲。研发中心通过联合暨南大学形成技术优势的互补,帮助暨南大学乃至华南地区的更多教授,借助单细胞及空间多组学技术解决更多生物学问题。实现企业和高校共创、共建和共赢。


微信图片_20231024105820.jpg

图二  杨朝勇教授做单细胞时空组学测序报告


微信图片_20231024105826.jpg

图三 柯荣秦教授原位测序技术的开发及其在组织微环境
解析中的应用报告

微信图片_20231024105846.jpg

图四 李嘉成先生做联合研发中心运营模式介绍


本次会议在大家热烈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希望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可以为各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推进前沿领域的探索。

联合研发中心服务内容



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将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德运康瑞提供单细胞及空间多组学相关仪器与试剂研发;暨南大学系统生物学系建立分析平台,利用数据解决各类生物学问题。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为更多科研工作者提供单细胞及空间组学实验方案、解离建库及个性化分析全流程服务,大大提高科研的时效性。基于联合研发中心可以进行定制化的产品开发,推进共同研发项目的落地,深入进行产学研合作,充分体现共创、共建、共赢的理念。

单细胞测序平台

联合研发中心不仅引入了10x单细胞转录组平台,更建立了高性价比的国产Well-Paired-Seq单细胞测序平台。该平台是德运康瑞在微孔板技术基础上巧妙设计了双孔嵌套式芯片,实现了背景清洗和降噪功能,细胞分群效果更佳;细胞捕获量达到1万+,在PBMC以及多种实体组织样本中均有优异领先的基因检出性能,目前已成功测试上百种样本类型,对于脆弱细胞类型如中性粒细胞有明显的捕获优势,可以还原细胞“真实”基因表达状态。


16932991578169508.jpg


空间转录组平台

联合研发中心同时建立有DynaSpatial空间转录组测序平台。它是德运康瑞基于高密度芯片开发出的高分辨率空间转录组测序产品,可检测组织不同位置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信息,基因检出效率行业领先,相比国外同类平台提升约10%,这对于低表达的基因检查意义非凡,比如嗅觉受体基因,DynaSpatial对于嗅觉受体基因检出能力是国外同类平台的5倍。因此,该平台在癌症、免疫、神经和发育等领域将有着令人期待的应用前景。


16850822496875868.jpg

新型RNA原位测序
新型RNA原位测序(SEERNA® ISS,In Situ Seauencing)是联合研发中心搭建的又一特色前沿空间组学技术平台。它可在完整组织切片上定量单细胞内多重 RNA表达水平,具有亚细胞空间分辨率、基因检出灵敏度高和组织全景覆盖等优点,是一种完美结合组织、细胞和分子不同层面信息的前沿技术。

新型RNA原位测序20230516-01.jpg

SEERNA®ISH RNA荧光原位检测试剂盒

联合研发中心基于SEERNA®ISH RNA荧光原位检测试剂盒建立了原位杂交技术平台。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同时验证1~4个靶标分子的表达位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亚细胞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空间组学技术手段,也为个性化临床分子病理应用转化提供了可能,有望在诸如肿瘤免疫治疗的伴随诊断或肿瘤微环境分析领域带来显著价值。


16652832872598752.jpg


未来,期待联合研发中心能让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服务更多的科研工作者。